画家在大河镇作画。
本报记者 丰家卫 通讯员 翁晓静
在河北省张北县大河镇的“画家村”住了将近两个月,刘玉华毫无换地方的计划,作为来自呼和浩特的油画家,她到过很多地方,第一次来张北写生,就被这里的风景吸引。
绿波沃野接着连绵起伏的高原,云雾低垂、山川隐现,一望无际,农舍与各类树木点缀其中,与画家的身影共同构成了一幅惬意的田园牧歌图景。刘玉华一边作画,一边感叹说:“这里民风淳朴、气候凉爽、风景宜人、生活方便,来了就不舍得走。”
地处张北、尚义、万全三县八镇交界处的大河镇,平均海拔约1600米,风光秀美,“草原天路”横贯而过,镇里有2处火山口遗迹,造型独特的火山石随处可见。依托优越的交通和自然条件,2016年,石山文化艺术基地在大河镇上小河村建成使用,主要吸引各地高校师生来此写生创作,每年接待师生600多人。
2023年,大河镇在原有艺术基地的基础上,争取上级政策资金和石山文化艺术工作室配套资金近200万元,改造闲置的敬老院和小学校舍为“画家村”和“美育研学基地”,设置生活区、教学区、休闲区、艺术家工作室等功能区域,占地100亩,今年5月已正式投用。
“现在‘画家村’里一共住着9位画家,每个画家配套一个卧室一个工作室。这里共有11个这样的工作室。”石山文化艺术基地顾问、张家口学院美术学院教授武立功介绍,眼下,写生基地内还有200多名学生正在研学。截至目前,已经有近20所高校将大河镇确定为写生创作基地,包括中国油画院实践教学基地、内蒙古师范大学写生基地、河北经贸系统摄影家协会写生基地、张家口艺术家协会写生基地等。
今年是油画家王殿华第二次来大河镇写生,已经在“画家村”住了两个月,谈到为什么选择来这里写生,王殿华说:“这里山势错落、水草丰润、树种丰富,视野宽广、深远,很像欧洲草原,地貌和风景都很有‘画头’。”
“以艺术为切入点带动乡镇发展,是我们的发展目标。下一步,我们计划把乡村大舞台打造成美术馆,吸引本地更多的艺术形式加入进来,例如蔚县剪纸等,争取把大河镇打造成一个有特色、能休闲、能避暑的艺术小镇,吸引广大游客来这里。”武立功是土生土长的大河镇人,对于家乡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。
画家和学生们的到来,给大河镇带来“艺术气息”的同时,也带来人气和财气。“听到学生们在研学基地打篮球的声音,感觉大河村又热闹起来了。艺术基地虽然还在初创阶段,但是对村镇经济和整体面貌的提升带动作用已在逐步显现。”大河镇副镇长谈茹红介绍,该镇正在不断挖掘村落文化内涵,发展“写生经济”,在实践探索中创建了“政府引导、社会管理、多方共赢”的模式,用文化赋能乡村产业发展,带动乡村振兴。大量学生在此生活,促进了镇上餐饮、旅游发展,写生与民宿、零售等业态同步联动推进,村民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增收。
责任编辑:周朝(EN002)